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国家档案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尤其是《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规范》(GB/T39362-2020)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规范》(GB/T42727-2023)等,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管理提供了规范化的框架。这些标准不仅标志着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更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包的广泛应用,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规范》(GB/T39362-2020)
此标准中的归档信息包(ASIP)分为说明文件和电子档案文件夹。说明文件以XML格式存储了关键的元数据信息,包括信息包标识、创建者、创建时间等。电子档案文件夹则包含了电子公文的正文及其附属文件,如OFD文档、图片、音频等。
文件夹组织方式:信息包内多份归档电子公文以《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规定的分类方式为依据进行组织,一般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三级分类。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信息包结构
《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规范》(GB/T42727-2023)
该信息包同样是归档信息包,特定于政务服务事项。其内容包括办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相关元数据,通常以ZIP格式存储,便于管理和归档。此标准还提供了一般结构和嵌套结构,在变更或补正信息时能有效组织相关文件。
文件夹组织方式:依据政务服务事项类型的不同,按照给出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事项、行政强制事项、行政征收事项、行政给付事项、行政检查事项、行政确认事项、行政奖励事项和行政裁决事项”的归档材料目录分类并排列顺序。
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信息包一般结构
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信息包嵌套结构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操作规程》(DA/T93-2022)
该标准针对移交信息包(TSIP),结构上包括说明文件、目录文件、全宗文件夹和其他文件夹。说明文件详细描述了移交的载体和电子档案的基本信息,有助于确保接收单位能正确理解和归档相关材料。
文件夹组织方式:全宗文件夹下,按具体的分类层次组织文件夹。
电子档案移交信息包结构(以“件”的方式整理)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DA/T94-2022)
此规范的保存信息包(AIP)结合了说明文件、目录文件和会计档案文件,适用于没有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的单位。结构设计上,目录文件记录了详尽的会计资料信息,以确保档案清晰有序。
文件夹组织方式:(1)电子会计凭证一般按时间组卷,按记账凭证号组件,卷内电子会计凭证按凭证号先后顺序排列,件内按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其他附件的顺序排列。实行电子会计凭证分类的,按类型结合时间组卷。(2)电子财务会计报告和电子会计账簿可按照各单位会计档案分类方案设置文件夹。
目录文件(电子会计档案登记表)
电子会计档案存储结构
电子会计凭证存储结构
《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规范》(DA/T103-2024)
此标准面的信息包包括说明文件和标段文件夹,其中文件夹的组织形态将档案以招标、投标等阶段进行整理,提升了检索的效率。
文件夹组织方式:以标段(包)为单位进行整理,一个标段(包)为一卷。卷内为电子档案组合,按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定标)等分阶段整理文件,一阶段为一个组合文件。如招标阶段归档文件为一个组合文件,组合文件顺序根据招标投标活动程序先后决定。
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信息包一般结构
《ERP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DA/T104-2024)
该标准同样属于保存信息包(AIP),其结构遵循业务子系统和年度分类法,以适应不同企业的管理需求。
文件夹组织方式:(1)业务子系统(或文件类型)—年度分类法;(2)年度—业务子系统(或文件类型)分类法;(3)业务子系统—文件类型—年度分类法;(4)年度—业务子系统—文件类型分类法。
ERP系统电子档案离线存储载体存储结构
结语
通过深入分析各类电子档案信息包的结构,可以清楚看到标准化对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性。信息包不仅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工具,更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字信息,我司软件产品结合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包应用,在数据安全性方面,实现了加密存储与精细的访问控制,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同时数据备份与恢复更加便利,减少因意外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在合规性方面,能够精准契合各行业特定的标准和法规要求,其元数据提供的审计与追溯功能,有力支撑内部与外部审计工作。在业务协同层面,极大地促进了单位内部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推动项目进程,助力供应链上下游顺畅进行信息交互,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全面提升单位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来源 | 软件产品事业部
编辑 | 谭恩杰
审核 | 秦建军
终审 | 郭泾